当桥水基金在微软仓位狂扫90万股之际,同一份报告却显示其大手笔抛售阿里巴巴——顶级机构用真金白银上演科技股投资”冰与火之歌”。
最新13F持仓报告揭示,二季度对冲基金掀起科技股大调仓浪潮。微软以470亿美元持仓规模(较上季增长120亿)登顶对冲基金持仓榜首,仅桥水基金就增持90.56万股,Walleye Capital同步抢筹88.29万股。这场抢筹竞赛背后,是微软股价在AI浪潮推动下的季度飙升。
01 科技巨头的两极命运
微软登顶三重逻辑
- 资金虹吸效应:对冲基金持仓总价值激增120亿美元,创单季增持纪录
- 机构抱团增持:桥水、Walleye等顶级机构同步加码,单季新增流通股超1.5亿股
- AI估值释放:Azure智能云业务季度增速超预期,推动股价实现技术性突破
中概股遭遇滑铁卢
阿里巴巴持仓市值单季蒸发15.5亿美元,成为最大减持标的。桥水带头抛售566万股,Coatue Management跟风减持293万股。这波撤退潮蔓延至多只中概股,反映机构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风险重估。
02 资金调仓路线图
标的 | 持仓变动 | 主导机构 | 关键动因 |
---|---|---|---|
微软(MSFT) | +$120亿 | 桥水/Walleye Capital | AI商业化加速 |
奈飞(NFLX) | 新晋十大重仓股 | 多家中型对冲基金 | 流媒体盈利模式验证 |
阿里巴巴(BABA) | -$15.5亿 | 桥水/Coatue Management | 地缘风险溢价上升 |
隐秘的赢家
奈飞成意外受益者,多家机构将其推入持仓前十。二季度新增订阅用户超预期及广告套餐渗透率突破,使流媒体巨头重获资本青睐。
03 调仓背后的战略转移
进攻性配置凸显
• 增持组合平均市盈率从28倍升至35倍
• 科技板块持仓占比突破40%关口
• AI算力相关标的配置增长300%
防御性撤退信号
中概股配置比例降至3年新低,资金转向布局东南亚科技企业。同期新加坡SEA Limited获对冲基金增持规模创历史记录。
当微软CEO纳德拉在Build开发者大会展示Copilot智能体时,桥水的交易员正敲入买单;而同一秒,阿里巴巴杭州总部的财报电话会尚未结束,566万股抛单已涌向纽交所——全球资本在科技赛道上的认知分裂从未如此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