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交易大厅的电子屏上,代表2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曲线微微下探,交易员们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这场375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拍卖,成为检验市场信心的关键试纸。
美东时间周二下午1点,美国财政部完成20年期国债拍卖,中标利率定格在4.835%,较前次4.908%显著回落。更令市场振奋的是投标倍数达2.58倍,创下今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这场被视作“市场信心压力测试”的拍卖会,在美联储降息前景不明与中东战火未熄的双重阴影下,意外展现出美债需求的韧性。
01 需求指标全线走强,海外资本加速回流
本次拍卖数据呈现全方位改善:
- 投标倍数升至2.58:不仅高于前次2.49,更突破今年均值2.45,显示买方热情升温
- 间接投标人占比达66.4%:海外官方机构认购比例创三个月新高,较4月低谷回升12个百分点
- 尾部利差仅0.3个基点:远低于0.9个基点的近期均值,预示发行定价精准贴近市场预期
这一结果与6月11日十年期国债拍卖形成呼应。当时380亿美元新债投标倍数达2.49倍,间接投标占比64.1%,均显著优于预期。海外资本回流趋势在彭博终端数据中得到印证:过去三周全球央行美债持仓增加217亿美元,扭转一季度减持态势。
摩根大通分析师杰伊·巴里指出:“拍卖前收益率攀升形成价值洼地,4.85%的收益率吸引配置盘入场。” 这一利率水平不仅高于标普500股息收益率(1.35%),更较德国同期国债溢价达208个基点。
02 三重支撑:降息预期、避险需求与供给改善
长期美债需求韧性的背后是三重逻辑支撑:
降息预期重燃
尽管6月美联储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但点阵图显示委员们对2025年降息幅度的预测中值升至75个基点。CME 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对9月启动降息的概率预期已从一个月前的46%升至68%。贝莱德全球固收首席投资官里德称:“通胀放缓迹象使债券成为对冲股票波动的新选择。”
地缘避险需求
中东紧张局势催生持续性避险买盘。在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引发油价暴涨期间,20年期美债曾单日吸引41亿美元资金流入。道富环球顾问报告显示,机构投资者美债配置比例已升至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
供给压力缓解
美国财政部最新季度再融资方案维持发债规模不变,并暗示可能在8月削减拍卖额度。高盛债务策略团队认为:“随着税收收入改善,2024财年下半年净发债规模或比预期减少750亿美元。”供给收缩预期为长端利率提供下行支撑。
03 曲线博弈:长债表现领跑市场的深层逻辑
美债收益率曲线近期呈现“平坦化下移”特征:
- 20年期收益率周跌12个基点,跌幅超10年期(9个基点)与2年期(6个基点)
- 30年期与5年期利差收窄至-35个基点,倒挂程度为三个月最浅
这种结构性变化反映市场对长期通胀的重新定价。5月核心PCE同比降至2.6%,为三年最低,削弱了长期债券的通胀风险溢价。同时养老基金与保险公司加大长久期资产配置,贝莱德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该类机构增持20年以上期限美债达180亿美元。
“当30年期收益率接近5%时,你会看到真正的买盘涌现,”品浩(PIMCO)基金经理艾琳·布朗表示,“这是养老金资产负债匹配的甜蜜点。”
04 风险暗涌:通胀粘性与财政赤字的不确定性
美债的短期繁荣仍面临两大威胁:
通胀反复风险
纽约联储最新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未来三年通胀预期升至3.3%,为近半年高点。原油价格因地缘冲突在70-80美元宽幅震荡,可能重新推升能源通胀。若周五公布的5月CPI超预期,可能再度打压债市。
债务供给压力
尽管短期供给可控,但美国财政部现金余额已降至5470亿美元,接近安全阈值。参议院共和党人提出提高债务上限5万亿美元方案,若获通过将显著增加发债需求。摩根士丹利警告:“2025财年净发债规模可能突破1.8万亿美元。”
05 策略转换:华尔街的交易新共识
面对复杂环境,机构投资者正调整策略:
- 哑铃型配置兴起:增持短期国库券(锁定5.3%收益)与超长期国债(博弈降息),减配7-10年期品种
- 期货基差交易活跃:对冲基金通过做空国债期货、做多现货套利,推动CTD券转换溢价扩大
- 波动率对冲升温:MOVE指数期权未平仓合约创历史新高,投资者防范利率意外波动
“现在不是追涨的时候,” 富国银行利率策略主管迈克尔·舒马赫建议,“但任何收益率冲高都是建仓良机,20年期在4.9%以上具备配置价值。”
拍卖结果公布后十分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2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成交量激增40%,价格跳涨18个最小变动价位。交易员马克的屏幕上,代表间接投标人的蓝色柱状图陡然升高,他迅速在内部通讯群发出指令:“Cover 20s short”(回补20年期空头)。
这场375亿美元的拍卖如同精密的气压计,测量着全球资本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值。当海外官方机构认购占比突破66%,当投标倍数触及五个月高点,市场传递出清晰信号: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美国长期国债仍是那个“最不坏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