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实验室里,抗病毒鼻喷剂研发戛然而止,直肠癌筛查项目被迫搁置,孕产妇死亡研究陷入停滞——4亿美元联邦资金消失后,180名学者带着未完成的科研梦想离开校园1。
2025年3月,哥伦比亚大学临时校长卡特里娜·阿姆斯特朗签署了一份包含九项条件的协议,接受特朗普政府要求:禁止校园内佩戴口罩、严格审查中东课程、赋予警察更多权力39。
这一决定被美国媒体称为“以惊人速度向特朗普投降”10。
当哥大妥协之际,哈佛大学选择了另一条路。4月21日,哈佛一纸诉状将特朗普政府告上联邦法庭,指控其冻结22亿美元资金“违法”且“侵犯宪法权利”45。
01 资金杠杆,特朗普政府的精准打击术
3月7日,特朗普政府打出第一记重拳——取消哥伦比亚大学4亿美元的联邦拨款与合同。官方理由是该校“未能保护犹太学生免受骚扰”37。
这一数字并非随意设定。据美联社披露,哥大约20%的教职工薪资直接依赖联邦资金,这笔撤资将直接影响180名教职员工的生计1。
“面对现有财务资源的分配问题,我方不得不在深思熟虑后做出艰难决策。”哥大校方在声明中无奈承认1。
政府随即下达最后通牒:必须在3月20日前接受九项条件,否则资金永久冻结。这些条件包括“全面”改革招生政策、赋予校园警察更大权力,以及将该校中东研究系置于“学术接管”之下39。
“每个美国人都应该感到担忧,”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克里斯托弗·艾斯格鲁伯在《大西洋月刊》撰文警告,称此举是“自1950年代‘红色恐慌’以来对美国大学的最大威胁”310。
哥大内部调查显示,71%学生反对教室口罩禁令,69%反对在抗议中禁戴口罩,多数学生对校园出现纽约警察感到不安3。但资金压力下,校方最终选择妥协。
02 两条道路,哥大妥协与哈佛硬刚的殊途
3月21日,哥大官网公布新政策:实行口罩禁令、严格审查学术政策、立即审查中东课程3。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直接将其描述为“明显让步”3。
哥大临时校长卡特里娜·阿姆斯特朗试图安抚师生:“绝不会损害学校的价值观,即学术自由、言论自由、开放探究和尊重所有人。”3
但校园内回响着不同声音。“哥大有着悠久的声誉,长期以来一直是‘抗议学校’,”一名学生直言,“这只是一种懦弱的行为。”3
当哥大低头时,哈佛选择了对抗。4月21日,哈佛大学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联邦诉讼,指控政府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实施“任意和反复无常”的资金削减4。
“大学不会放弃独立性或放弃宪法权利,”哈佛校长艾伦·加伯的声明掷地有声2。
政府向哈佛提出的要求远超“反犹主义”范畴:改革学校治理结构削弱学生权力,改革录取流程拒绝“对美国价值观怀有敌意”的学生,取消所有多元化项目25。
哈佛的强硬获得广泛支持。前总统奥巴马公开赞赏哈佛“为其他学校树立了榜样”,认为其反抗展示了如何捍卫学术自由4。
03 权力博弈,反犹议题背后的政治图谋
这场风暴表面源于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后的校园抗议。但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分析揭示了更深层动机: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所在选区中,特朗普竞选对手哈里斯拿下了40个(共44县)5。
特朗普政府在3个月内对哈佛实施系统性打压:2月成立反犹工作组;3月审查87亿美元拨款;4月冻结22亿美元资金;5月切断所有新拨款并取消国际招生资质2。
“这是违法、报复性的行为,”哈佛大学在招收国际学生资质被取消后声明,“国际学生来自140多个国家,他们极大地丰富了大学和这个国家。”2
加州联邦法官杰弗里·怀特迅速发布全美临时禁令,阻止政府终止各大学国际学生合法身份的措施生效8。但伤害已经造成——哈佛2025-2026学年将无法招收任何持F类或J类签证的外籍新生8。
政府甚至威胁更根本性的变革。5月16日,财政部要求国税局拟定取消哈佛大学“免税地位”方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应将其视作“政治实体”征税5。
国会众议院前议长纽特·金里奇等特朗普盟友预计,哈佛之后还会有更多高校面临同样威胁5。
04 寒蝉效应,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危机
这场政治风暴已超越象牙塔范围。穆迪将高校行业信用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10,预示着整个高等教育体系面临财务危机。
全美近两百所高校在官网删除了“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政策内容310。加州大学董事会不再要求应聘者提交“多元化声明”,达特茅斯学院甚至聘请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前首席法律顾问10。
常春藤盟校纷纷采取紧缩措施:斯坦福暂停职员招聘;康奈尔实施四个月岗位冻结;宾夕法尼亚大学削减35%博士招生;麻省理工学院预估损失1亿美元联邦资金7。
“哥伦比亚大学的屈服危及了全国的学术自由和校园言论,”纽约公民自由联盟执行董事唐娜·利伯曼警告9。长期关注学术自由的学者琼·斯科特则指出,即使在麦卡锡时代,“政府对学术内容的这种直接干预也是闻所未闻的”9。
真正的代价是科研停滞。哈佛负责研究事务的副教务长约翰·肖描述:实验室设备闲置,易腐样本变质,猴子等活体标本被安乐死8。被冻结资金涉及儿童艾滋病毒研究、新兴生物威胁研究等关键领域8。
“突然的资金中断会使多年心血前功尽弃,”肖写道8。
哥大校园里,中东研究系被置于外部学术监督之下,戴口罩抗议的学生面临纪律处分9;哈佛实验室中,研究艾滋病的易腐样本正在变质,用于生物威胁研究的猴子等待安乐死8。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要将哈佛“作为政治实体征税”,从根本上颠覆美国私立大学运营模式25。
当哈佛请求联邦法官在9月开学前解冻25亿美元资金时,全美已有近200所高校删除官网上的“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政策10。学术自由与政治权力的博弈仍在继续,而实验室里中断的癌症研究和抗病毒项目,默默记录着这场危机的真实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