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电子屏闪烁的日经40000点尚未淡去,纽约交易所的指数屏又亮起一片绯红。2025年6月26日,英伟达股价暴涨4.35%,市值飙至3.77万亿美元,重夺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榜首36。而在其身后,一场席卷美股的风险狂欢正愈演愈烈——景顺高贝塔ETF创五年最佳季度表现,高盛弱资产负债表股票指数迎来1月以来最强月度涨幅,散户资金如潮水般涌入市场最具波动性的角落。
01 投机浪潮:高贝塔与弱资产负债表股票的悖论崛起
风险偏好升温最直观的体现,是资金对高波动资产的狂热追逐。
- 高贝塔ETF创纪录:景顺标普500高贝塔ETF相对于低波动ETF的表现,正迎来自2020年以来最佳季度。该ETF重仓特斯拉、Coinbase等高波动标的,年内涨幅超35%。
- “劣质股”意外领跑:高盛一篮子弱资产负债表股票相对标普500指数创1月以来最佳月度表现,这类企业负债率高、现金流脆弱,却在6月获散户大举买入。
这种看似非理性的行为,被Evercore ISI策略师Julian Emanuel精准定义为 “结构性牛市末期的FOMO(错失恐惧)情绪”。令人意外的是,从4月市场深度悲观到当前投机狂热,转换仅用了不到三个月。
02 科技巨头的王者归来:英伟达与AI信仰的胜利
当投机情绪蔓延,真正的赢家仍是科技巨头——尤其是AI算力霸主英伟达。
- 从崩盘到登顶:4月受关税与DeepSeek模型冲击,英伟达股价暴跌37%;但Blackwell平台需求爆发推动其自低点反弹63%,市值激增1.42万亿美元。
- AI军备竞赛白热化:微软单季AI模型请求量同比增5倍,四大云厂商(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占英伟达营收超40%,且持续加码AI基建投入。
黄仁勋在股东大会上抛出“机器人技术=下一个万亿市场”的宣言,更点燃市场想象。华尔街已押注其冲击5万亿甚至6万亿美元市值,Loop Capital将目标价上调至250美元。
03 散户冲锋与市场分化:小盘股被遗忘的角落
此轮行情中,散户成为最激进的推手。
- 散户VS机构策略背离:4月初关税危机中,机构抛售避险,散户却逆势抄底科技股与妖股。如今这批资金已获利丰厚。
- 小盘股遭结构性冷落:罗素2000指数年内涨幅不足标普500一半。核心症结在于科技股权重差异——标普500中信息技术+通信服务占比43%,而罗素2000仅13%。
这种分化暴露了牛市“广度不足”的隐患:资金过度集中于七巨头(苹果、微软、英伟达等),其余493只标普成分股多数跑输指数。
04 风险暗涌:三把利剑高悬的狂欢盛宴
市场狂欢之际,三大风险正在发酵:
- 关税倒计时:特朗普暂停的关税计划将于7月9日到期。若重启,美国对欧商品或征50%关税,欧盟已准备950亿欧元反制清单;
- “劣质股”泡沫隐现:高盛警告部分未盈利科技股上涨由空头回补驱动,而非基本面改善,“一旦业绩暴雷,下行空间巨大”;
- 估值与流动性悖论:标普500远期市盈率达20倍,显著高于15.6倍的历史均值。而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至秋季,流动性支撑存疑。
更深远的问题在于经济韧性——美国Q1 GDP年化增长率下修至-0.5%,消费者支出增速创疫情来新低。
此刻的纽约交易所,英伟达的市值数字在屏幕上闪烁,交易员们为新高欢呼;而同一栋楼的高盛办公室里,策略师正紧急修订报告,标题写着:“劣质股可能埋雷”。
当景顺高贝塔ETF的K线图陡峭上扬,当散户账户杠杆率逼近阈值,当英伟达的PEG(市盈增长比)降至“七巨头”最低的0.910——这场由AI信仰与FOMO情绪驱动的资本盛宴,既闪耀着技术革命的真实光芒,也漂浮着投机博弈的虚幻泡沫。
历史总在重复相同的剧本: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狂热中终结。而当下,剧本正翻到最惊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