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问界M7上市两周狂揽超7万不可退订单,赛力斯三季度预计盈利30亿元,美银将目标价大幅上调至190元。
美银美林10月9日发布最新研究报告,宣布将赛力斯目标价从160元大幅上调至190元,维持“买入”评级。这一决定基于新款问界M7超预期的订单表现和公司持续扩张的盈利能力。
该机构预计赛力斯三季度净利润将达到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36%。
美银美林分析师Joey Yang在报告中指出,尽管售价区间高于市场预期,但新款问界M7自9月23日上市以来订单表现强劲,两周内不可退订单数量可能达到7万台以上,转化率约30%。
01 订单热潮:新款M7市场表现超预期
新款问界M7自发布以来便引发市场热烈反响。据美银美林测算,基于此前23万台的意向订单和约30%的转化率,新款问界M7在上市两周内获得的不可退订单可能超过7万台。
为应对激增的订单需求,赛力斯已做好产能规划。根据新M7发布会信息,该车型最大月产能为3万台,这一产能水平可支撑四季度达到9万台的M7销量目标。
为进一步刺激销量,赛力斯宣布为2025年11月3日前下订新M7的客户提供购置税补贴。
全新问界M7的市场热度在国庆期间尤为凸显。整个HIMA联盟(包括AITO、智界、上汽、星纪时代、迈巴赫等品牌)在2025年国庆节期间共获得4.85万台不可退订单,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48%。
02 盈利提升:三季度业绩全面向好
美银美林对赛力斯三季度的业绩预测颇为乐观。该机构预计,赛力斯三季度AITO销量将达到12.4万台,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6%。
车型销量构成方面,M9、M8、M7、M5的销量分别预计为3.1万台、6.2万台、1.7万台和1.5万台。
盈利能力的变化尤为引人注目。考虑到M9在三季度销量占比从二季度的37%下降至25%,美银美林预期三季度毛利率将环比小幅下滑至29.1%。
综合测算下,该机构预计三季度净利润为30亿元人民币,对应AITO单车净利润2.4万元。
分车型看,M9、M8、M7、M5的单车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7万元、2.7万元、1万元和1000元,高端车型的利润贡献能力显著突出。
03 目标价上调:估值逻辑发生转变
基于新款问界M7强劲的订单数据和公司向好的盈利表现,美银美林全面上调了对赛力斯的财务预测。
该机构分别上调2025年、2026年和2027年营收预测4%、5%和4%,同时分别上调这三年EPS预测5%、12%和11%。
美银美林将赛力斯的目标价从之前的160元人民币上调至190元人民币,并重申“买入”评级。
报告详细解释了190元目标价的估值逻辑,该价格是基于两种主流估值方法的平均值。
现金流折现法(DCF)得出公允价值为190元,估值提升主要反映了更高的未来现金流预测。
市盈率估值法(P/E)则将24倍的目标市盈率应用于赛力斯2026年的预期每股收益,同样得出190元的目标价。
04 战略布局:H股上市与产能保障
赛力斯在资本市场上的布局也在加速推进。根据此前报道,赛力斯已于2025年9月25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关于发行H股的备案通知书,这标志着H股上市进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H股成功上市将为赛力斯打开新的融资渠道和国际化估值空间,构成短期内最强有力的催化剂。
产能保障方面,赛力斯超级工厂(凤凰)作为问界M7的生产基地,月峰值产能可突破3万台。
为缩短交付周期,问界推出了“工厂验收交付”与“百城联动交付”相结合的模式。
售后服务网络的扩展也在同步进行。问界方面表示,目前已在全国超过220个城市建立了400余家用户中心和700余家体验中心。
同时,公司计划在超过220个城市建设4000多座充电站,以完善补能网络。
05 行业地位: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赛力斯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确立领先地位。数据显示,赛力斯上半年实现营收624.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这一数据彰显赛力斯经营效率的提升,也展现出其强劲的增长动能。
受二季度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优化,赛力斯单季度实现营收432.55亿元,净利润达21.93亿元,毛利率环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29.5%,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这一毛利率水平显著高于特斯拉的17.24%、小鹏汽车的17.33%以及理想汽车的20.06%,稳居全球电动车企第一,在全球主流车企中也仅次于法拉利公司。
随着4月问界M8正式上市,问界M5、M7、M8、M9四大产品序列全面成型,高端产品矩阵直接推动了“量价齐升”的良性循环。
二季度赛力斯单车成交均价高达41万元,车均净利润达2.07万元,这种规模交付与高端定价的双向赋能,进一步夯实了其盈利基础。
随着新款问界M7的订单持续涌入,赛力斯四季度的销量与盈利表现有望再创新高。
美银美林将目标价上调至190元的举动,反映了资本市场对赛力斯高端化战略和盈利能力的认可。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赛力斯凭借其产品力与品牌力的双重提升,正走出一条独特的增长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