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返佣分析:2024年7月22日,随着8月1日美国“对等关税”最后期限的临近,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发出警告:美股可能重演去年夏季的剧烈动荡。去年7月末至8月初,美国ISM制造业指数意外跌破市场预期,失业率跳升触发“萨姆衰退指标”,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导致标普500指数单周暴跌5.3%,创下2024年最严重的单周跌幅。如今,历史似乎正在重演——关税政策、就业数据、债券收益率飙升、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等多重风险因素交织,美股市场正面临新一轮“风暴眼”。
一、8月1日关税大限:市场是否低估了风险?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7月8日明确表示,8月1日的关税截止日“不会再变”,但市场似乎对此并不买账。Polymarket数据显示,投资者预计美国对加拿大35%关税生效的概率仅为27%,对巴西50%关税生效的概率也仅有42%1。这种低预期意味着,一旦关税真正落地,市场可能遭遇剧烈冲击。
德意志银行宏观策略师Henry Allen警告称:“市场严重低估了8月1日关税上调的可能性,这可能导致类似去年夏季的市场动荡。”1 回顾今年4月初,当特朗普首次宣布“对等关税”时,市场波动性(VIX指数)一度飙升至2020年疫情初期水平,标普500指数单日跌幅超3%。若8月1日关税如期生效,科技、汽车、农业等板块可能首当其冲,尤其是依赖全球供应链的苹果、特斯拉等企业将面临成本激增的压力。
二、就业数据“黑天鹅”:温和下行也可能引发恐慌
除了关税风险,7月30日即将公布的美国就业报告可能成为市场波动的另一大催化剂。德银指出,即使数据仅“温和逊于预期”,也可能放大经济放缓的叙事,触发大规模抛售。
去年8月的经验显示,当时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1.4万(低于预期的17.5万),尽管数据本身并未预示衰退,但市场迅速转向避险模式,叠加日本央行意外加息,导致日元套利交易平仓潮,美股遭遇“股债汇三杀”。如今,若8月1日关税上调与疲软就业数据形成“共振”,市场情绪可能迅速恶化,推动波动率(VIX)飙升。
三、债市“火药桶”:收益率飙升或引爆财政担忧
当前,3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升至4.97%(高于4月初的4.52%),德银警告称,这一高起点意味着收益率只需小幅上行,就可能重燃市场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
今年4月,美债收益率因“对等关税”威胁短暂飙升,最终促使特朗普政府宣布90天关税暂缓期。但如今,债市缓冲空间更小——若8月1日后收益率突破5%,可能直接冲击高杠杆的科技股和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并加剧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失误的恐慌。
四、美联储“政策迷雾”:降息无望,鲍威尔任期风险升温
7月30日-31日,美联储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目前市场预计维持利率不变(降息概率仅7%),但白宫对美联储的降息压力持续增加1。更关键的是,德银提示,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任期提前结束(特朗普曾多次批评其政策),可能引发市场对央行独立性的质疑,进一步加剧波动。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即将发布季度再融资公告(QRA),去年8月,类似的公告曾引发美债抛售,几天后惠誉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1。若此次QRA显示发债规模超预期,可能再度冲击市场流动性。
五、历史会重演吗?2024年夏季危机预警
德银报告强调,当前的市场环境与去年夏季高度相似:
- 关税威胁+经济数据疲软:去年ISM制造业指数意外萎缩,今年二季度GDP若延续Q1收缩趋势,可能强化衰退预期。
- 流动性收紧:美联储仍在缩表(QT),逆回购工具(RRP)余额持续下降,若流动性进一步枯竭,可能放大市场波动。
- 科技股高估值修正:英伟达、特斯拉等明星股近期已现疲态,若财报不及预期,可能拖累大盘。
六、投资者如何应对?防御策略成关键
面对潜在的市场风暴,德银和美银等机构建议:
- 降低高估值科技股敞口,转向防御性板块(公用事业、必需消费品)。
- 增持黄金、日元等避险资产,对冲政策不确定性。
- 关注期权对冲,利用VIX衍生品防范波动率飙升风险。
结论:风暴前的宁静?
8月1日不仅是关税政策的“死线”,更可能是市场情绪的转折点。若特朗普政府坚持强硬立场,而经济数据同步走弱,美股或迎来2024年最严峻的考验。投资者需警惕“黑天鹅”突袭,去年夏季的大跌,或许正在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