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内部人士在股价巅峰兑现筹码,3.8万亿美元市值的芯片帝国正经历一场静默的资本转移。
汇返佣分析:“黄仁勋等待股票回到他感到更舒适的销售水平。”VerityData研究副总裁Ben Silverman分析道。就在上周,这位英伟达CEO在股价突破150美元后,按计划出售了10万股公司股票,价值1440万美元。
这只是冰山一角。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过去12个月中,英伟达内部人士已套现超过10亿美元公司股票,其中超过一半发生在今年6月——正值公司市值突破3.8万亿美元,超越微软重登全球第一宝座的关键时刻。
01 高管套现潮:预设交易计划下的集体行动
英伟达的减持行动呈现出高度组织化特征。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黄仁勋今年3月20日启动了证交法第10b5-1条规则交易计划,拟在2025年底前出售最多600万股英伟达股票。
以当前股价计算,这批股票价值超过9亿美元。黄仁勋并非唯一行动者,一场高管减持潮正在英伟达内部蔓延。19
财务长Colette Kress于3月4日启动出售计划,预计在2026年3月前出售50万股,估值约6740万美元。董事Brooke Seawell则在3月19日启动计划,预计出售约115万股,估值1.55亿美元。
长期董事会成员、红杉资本前管理合伙人Mark Stevens宣布出售高达400万股,目前已套现2.88亿美元。全球现场运营执行副总裁Jay Puri于6月19日减持2500万美元股票。
这些交易全部依据预设规则进行,规避了内幕交易嫌疑。但如此集中的减持规模,在英伟达历史上实属罕见。
02 精准择时:股价巅峰下的财富兑现
黄仁勋的减持计划展现出惊人的市场判断力。今年一季度,当英伟达股价因DeepSeek在模型效率突破和美国芯片出口管制冲击而下跌时,他未出售一股。
直到6月股价突破150美元触发预设条件,他才在交易计划强制性90天冷却期到期后立即开始减持。VerityData报告指出:“股价突破150美元似乎触发了黄仁勋的销售计划。”
这种精准择时与英伟达股价的惊人反弹密不可分。自4月最低点以来,公司市值已恢复约1.5万亿美元,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2%。
6月27日,英伟达股价一度涨至157美元,市值达到3.8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在短短几年内,其市值已经增长四倍。
高管们选择在股价巅峰套现,成为这场AI狂欢中最冷静的受益者。据福布斯估计,黄仁勋的净资产已达1380亿美元。
03 市场悖论:减持潮中的市值登顶
高管减持与股价上涨形成鲜明对比。在黄仁勋6月20日至25日累计出售22.5万股套现3320万美元期间,英伟达股价反而创下历史新高。
投资者似乎对高管减持视而不见,继续大举买入英伟达股票,押注AI应用对芯片的巨大需求。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是市场对英伟达技术壁垒的高度认可。
英伟达的护城河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Blackwell芯片推理性能较前代提升30倍,订单排至2026年,总量超360万颗。
CUDA生态聚集全球超400万开发者,使AMD等对手在训练市场难以突破。
全栈闭环系统从Spectrum-X交换机到NIM微服务,形成“芯片-网络-软件”协同体系。
尽管面临政策风险、反垄断调查和客户自研浪潮三重挑战,资本市场仍看好英伟达前景。IDC预测2028年全球AI支出将达63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9%。
04 隐忧浮现:万亿市值下的多重挑战
高管集体套现之际,英伟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今年1月18日,当DeepSeek迅速走红甚至击败ChatGPT时,英伟达股价曾单日暴跌17%,市值蒸发5940亿美元。
分析人士当时警告:DeepSeek的高性能预算产品将“质疑未来在英伟达芯片上花费数千亿美元的必要性”。
政策风险如影随形。美国若进一步限制H100/B100对华出口,英伟达年营收恐损失15%。公司正通过分包台积电CoWoS产能至三星布局东南亚供应链应对。
反垄断压力也在升级。美国司法部已就“捆绑销售CUDA软件”和“排他性条款”发起调查,可能迫使英伟达开放生态。
客户自研浪潮更构成长期威胁。微软、谷歌自研芯片占比已提升至20%,亚马逊、特斯拉等科技巨头都在开发自己的AI芯片,长期或削弱英伟达议价权。
05 未来棋局:黄仁勋的进退之道
面对复杂局势,黄仁勋的减持计划展现出战略眼光。根据10b5-1规则,他今年计划出售的600万股仅占其持股总量(超9亿股)的不到1%。
这既实现了部分财富落袋为安,又保持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黄仁勋仍持有公司近4% 的股份,价值超过1500亿美元。
在AI芯片需求爆发的黄金时期,这种谨慎的减持策略被市场视为理性选择。Loop Capital分析师Ananda Baruah指出,英伟达垄断性技术能力可能将市值推至6万亿美元。
支撑这一判断的是全球算力需求的永续增长:2025年数据中心支出预计达4550亿美元,同比增51%,而AI推理需求占比将超70%。
黄仁勋的减持计划将持续至年底。随着股价波动,他可能继续在预设价格点位执行减持操作。这一过程将成为观察英伟达股价承受力的重要窗口。
英伟达的圣克拉拉总部里,黄仁勋的办公室仍亮着灯。桌上放着两份文件:一份是Loop Capital预测公司市值将达6万亿美元的研究报告;另一份则是美国司法部关于反垄断调查的问询函。
走廊另一端,交易终端显示着英伟达股价的实时波动——157.43美元,市值3.81万亿。这个数字比去年低谷时高出1.5万亿美元,却仍无法消解投资者心中的疑问:当高管们在巅峰套现,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自处?
在AI革命的狂潮中,英伟达的芯片仍在全球数据中心轰鸣运转,而它的创造者们,已悄然开始收获这场技术盛宴的第一批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