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燃气轮机龙头GE Vernova的CEO斯科特·斯特拉齐克在财报电话会中一句关于“担心电力需求降温”的谨慎言论,引发AI供电概念股集体大跌。
一场由AI引爆的电力需求盛宴,正因行业龙头的一席“谨慎”言论而遭遇寒流。
作为AI电力基础设施热潮中的核心受益者,GE Vernova周三公布的季度业绩超出预期,但首席执行官斯特拉齐克在电话会议中关于产能扩张的表态不够坚决,并透露电力和电气化业务的资本支出将在明年见顶。
这番言论令市场神经紧绷。GE Vernova股价在盘中一度暴跌9%,创下六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最终收跌超过1.5%,市值一日蒸发。
这股抛售潮迅速蔓延至整个AI供电概念板块,同行Vertiv Holdings Co.和Eaton Corp.股价分别一度下跌6.9%和5.3%。
01 电话会议两大“谨慎信号”引发抛售
触发此次抛售的核心,是投资者对斯特拉齐克在电话会上言论的解读。在AI电力需求空前高涨、公司订单应接不暇的背景下,市场原本期待管理层释放更为激进和乐观的信号。
晨星公司股票分析师布雷特·卡斯特利指出,斯特拉齐克的两个表态让投资者感到不安。
首先,当被问及在订单达到特定门槛时是否会扩大生产能力时,斯特拉齐克的回答并非百分之百的肯定。
其次,他预计电力和电气化业务的资本支出将在明年达到顶峰,这暗示着增长轨迹可能比一些观察家预期的更短。
卡斯特利表示:“投资者正在寻找任何可能表明增长放缓或温和的评论。”
对于一个今年以来股价已上涨超过70%的公司而言,任何与“一路向好”叙事不符的信号,都足以引发投资者的获利了结。
02 财报亮眼:火爆订单难敌高涨预期
GE Vernova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实际上超出了市场预期,这得益于其电力设备订单同比飙升55%的强劲表现。
具体数据显示,公司电力业务订单同比增长50%至78亿美元,电气化业务订单更是猛增102%至51亿美元。其燃气轮机积压订单和预订量也从55吉瓦增长到62吉瓦。
斯特拉齐克本人也表示,燃气轮机价格正在“加速”上涨,预计在未来一年内转化为订单的预订利润率也在改善。
然而,强劲的业绩并未转化为股价的上涨动力。
公司维持了2025年的业绩指引而没有上调,这令部分期待更高的投资者感到失望。
Melius Research分析师罗布·沃特海默对此评论称,报告中“没有任何负面消息”,但对于一只在过去一年里股价翻倍的股票来说,“期望的门槛被设得太高了”。
03 科技巨头需求强劲,行业扩张谨慎前行
尽管高管言论引发市场忧虑,但来自科技巨头的真实需求依然强劲。
斯特拉齐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过去几周已与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进行了多次会谈,双方关系“在持续演进”,讨论重点围绕OpenAI的电力需求,包括发电和电气设备。
据报道,GE Vernova已迅速成为包括OpenAI、甲骨文、英伟达、谷歌和XAI在内的几乎所有主要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关键电力设备供应商。
数据显示,今年迄今,来自这些科技巨头的电气设备订单已达9亿美元,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600万美元。
斯特拉齐克预计,加上第四季度的订单,来自该客户群的订单额将“在方向上翻倍”。
斯特拉齐克同时确认,公司的发电产能已基本售罄,订单已排至2028年。
从订单结构看,科技巨头的影响力正快速提升。虽然目前约90%的涡轮机订单来自公用事业等传统客户,但在处于开发早期的付费预订客户中,科技巨头的份额已占到约三分之一。
04 历史教训:行业集体的自我约束
斯特拉齐克的谨慎表态,并非毫无根据的悲观,其背后是整个重型燃气轮机行业对历史教训的深刻记忆。
在2000年代初,市场对电力需求的过度乐观预测导致了燃气电厂建设狂潮,最终随着互联网泡沫破裂而一地鸡毛,制造商深陷产能严重过剩的泥潭。
西门子能源CEO克里斯蒂安·布鲁赫曾直言:“这是一个周期性行业,未来也仍将是周期性的。”
三菱电力美洲公司CEO比尔·纽瑟姆也坦言,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分辨需求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不是”。
正是基于对行业周期的敬畏,三大巨头在面对此轮AI带来的“泼天富贵”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有限度的谨慎扩张,以避免重蹈覆辙。
05 电力市场: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
GE Vernova的谨慎言论引发市场担忧之际,电力市场本身正经历着复杂的结构性变化。
一方面,AI算力催生电力需求暴增。AI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正在爆炸式增长,倒逼电网配套升级。
另一方面,电力市场供需失衡现象时有发生。最近四川出现的“全天候负电价”事件就是一个例证,当地实时均价曾一度跌至-48.74元/兆瓦时。
业内专家表示,负电价的出现,本质是电力市场供需关系的真实映射。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监事长潘跃龙明确表示:“负电价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现货市场实时供需变化的真实反映。”
06 分析师观点:预期管理成为关键
市场的剧烈反应凸显出,在经历了股价大幅上涨后,投资者对任何可能预示增长放缓的信号都变得极度敏感。
杰富瑞分析师也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对于AI供电概念股,“需求承诺过高、产能价格正常化、政策反复”等看空情形始终存在。
惠誉评级曾在2025年3月将GE Vernova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上调至“正面”,同时确认其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和优先无担保债务维持在“BBB”级别。
评级展望的调整反映了Vernova在电力和电气化业务的订单积压增长、需求趋势向好、运营执行情况以及利润率扩张方面的进展。
根据惠誉的测算,如果EBITDA利润率持续向低双位数发展,且自由现金流利润率超过5%,评级可能会进一步上调[citation:5。
市场对斯特拉齐克言论的过度反应,恰恰揭示了AI供电板块在经历大幅上涨后的脆弱性。
真实的电力需求依然强劲——从科技巨头争相锁定发电产能的急切程度可见一斑,GE Vernova的订单已排至2028年。
然而,行业对历史教训的深刻记忆使得主要参与者不愿盲目扩张,这种谨慎在资本市场引发了短暂恐慌,却可能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长久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