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秩序重构的三大核心矛盾
夏春指出,当前市场面临的核心矛盾决定了资产配置的逻辑框架:
- 地缘政治“新冷战”格局
- 中美科技、贸易、金融博弈深化,供应链区域化(“友岸外包”)加速;
- 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等黑天鹅事件推高能源与粮食价格波动风险。
- 货币政策“大分化”时代
- 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欧洲央行紧随其后,而日本央行可能结束负利率政策;
- 新兴市场汇率压力加剧,资本流动波动性上升。
- 技术革命与产业政策博弈
- AI、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成为大国竞争焦点;
- 各国产业补贴(如美国《芯片法案》、欧盟《绿色新政》)重塑全球资本流向。
二、2025下半年资产配置的“黄金三角”策略
基于上述环境,夏春提出“防御+成长+对冲”的资产配置框架:
1. 防御性资产:现金为王,但需优化持有方式
- 高评级短债:美联储利率仍处高位,美国1-3年期国债(收益率~4.5%)是理想选择;
- 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强,规避长端利率风险;
- 黄金(占比10%-15%):地缘风险+央行持续购金支撑金价,目标价2500美元/盎司。
2. 成长性资产:聚焦政策驱动与技术突破领域
- 美股科技龙头:AI算力(英伟达、AMD)、云计算(微软、亚马逊)仍具长期潜力;
- 中国高端制造:半导体设备、新能源车产业链(政策扶持+估值低位);
- 印度与东南亚股市:产业转移+人口红利,印度Nifty50指数或跑赢新兴市场均值。
3. 对冲性工具:管理尾部风险
- 大宗商品CTA策略:捕捉能源、农产品波动收益;
- 外汇期权:做多日元(日本央行加息预期)、做空欧元(经济疲软);
- REITs精选:聚焦数据中心、物流仓储等抗周期资产。
三、两大警示:避免财富“隐形蒸发”
夏春特别提醒投资者警惕以下风险:
- “估值陷阱”:部分新兴市场资产看似便宜,但需甄别政策风险(如越南房地产泡沫);
- “货币错配”:美元强势周期下,非美资产需加强汇率对冲。
四、夏春的终极建议:动态再平衡+跨区域配置
- 每季度调整仓位:根据美联储政策、地缘事件灵活调整股债比例;
- 跨市场分散:美(40%)+欧(20%)+亚(30%)+其他(10%),降低单一市场冲击;
- 关注“政策套利”机会:如中国碳中和债、欧盟碳关税受益企业。
结语: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全球秩序重构期,财富管理的核心逻辑已从“高增长”转向“抗波动”。夏春的策略强调,2025年下半年的赢家,将是那些在防御中布局成长、在对冲中捕捉机会的投资者。
关键提问:
- 若美联储推迟降息,成长股估值是否会面临新一轮挤压?
- 中国房地产政策放松,能否带动相关资产触底反弹?
- 地缘冲突若升级,黄金是否仍是最佳避险选择?